“禅太极”养生功结合了我国古代哲学——阴阳五行学说,体现了“人体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”的中医人体观。中医学奠基之作《内经》中说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神明之府也。” 阴阳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,事物因相反而相成,正常人体的阴阳二气互根、消长,不断运动,无休无止,处于动态平衡之中。这一深奥的哲学在“禅太极”的动作中处处得以体现。“禅太极”动作中有开合、起伏、动静、刚柔、虚实等阴阳属性之不同,并有开合交替、起伏跌宕、动静相参、刚柔并济、虚实分明等阴阳属性不同的人体内外运动变化,通过这些动作,可以不断地调整人体的阴阳关系,从而达到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,即《内经》所谓的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——只有阴阳平衡,人体才会健康无病,精神正常。
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部分。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,由经络这一特殊的网络系统将人体联系起来。经络包括大的经脉,如手和足的三阴经、三阳经,督脉、任脉等奇经八脉,还包括遍布人体的无数细小络脉。经络是运行人体的物质基础气血的通道,人体气血不离,无形的气蕴含在有形的血中,推动血液循环流注全身,所以人体的经络之气一定要时时刻刻流行通畅,气的运动阻滞不通,血流不畅是人体发生各种疾病的原因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以意导体、以体导气,具有“沟通表里、运行气血”的功能,通过导引吐纳,自然而然地调节了人体经络之气血,使气血运行流畅无滞,从而消除经络气血盛衰不调,和经络气血逆乱阻滞等致病因素。
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沟通上下内外,将人体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,中医的五脏因属性不同,而相生相克,心属火,肝属木,脾属土,肺属金,肾属水,实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五个大系统,这五大系统之间互相依存,相互制约,从而维持相互协调平衡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通过神意锻炼、动作导引、调息吐纳等,来调节平衡人体脏腑功能,使人体脏腑功能正常,全身协调。
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中心为人体的主宰,主血脉、主神志。心气充沛是血液运行的首要推动力,气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,如心气不足,推动无力,血液就会运行不畅,形成瘀血而发生衰老或各种疾病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着重于对心气的修练,讲求以意导体、以体导气、气随意走,“气遍周身与大气融通”,从而使气血运行流畅。另外“精、气、神”为人之“三宝”,其中心神(精神意识思维活动)是人体精、气的主宰,由心所藏,“禅太极”养生功通过禅悟修炼,达到静心寡欲以养心神的目的,心神正常,人体内外上下协调,就会如《内经》所说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——人体处于少思寡欲的状态,先天真元之气就会流注全身,精和神内守而不外散,那么人又怎么会生病呢?
肺主管人体呼吸运动,并通过主管一身之气推动血液运行,通过宣发肃降功能将卫气布散全身体表,增强人体的免疫卫外功能。若肺系有病则呼吸不畅,疲劳乏力,气血运行失调,卫外功能减弱而很容易生病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善调呼吸,运用按摩脏腑的顺逆深腹式呼吸,可以锻炼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功能,可加大毛孔通气量,开发卫气,有利于人体全身气的生成,改善人体血液运行,同时人体免疫力增强了,就不会生病或少生病,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 (《内经》)——人体生理功能增强了,各种致病因素就不会侵袭人体,使人发病。
中医认为人体由气构成,气运动不已,所以人有新陈代谢的生命气化运动。人体脏腑中脾主运化、胃主受纳,脾胃气机的升降运动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功能;肝主疏泄,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运动,调节全身。人体的各项功能正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实现的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通过导引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,来调节各个脏腑的功能,人体气的运动畅达了,那么脾的运化,胃的受纳就正常,从而可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;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正常,则人体感觉心情舒畅,性格开朗,全身气血畅达。
肾主藏精,包括人体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,其所藏之精为人体的元阴元阳,能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,与人体生命力的强弱和衰老等都密切相关。只有肾所藏的精气充盈,元阴元阳充足,人体才能正常的发育和代谢,才会气血旺盛,健康并长寿。现代人的生命力衰退,衰老提前,正是由于各种原因损耗肾精,导致肾精不足所致。“禅太极”养生功内劲发源于涌泉,以脊柱为轴心,转换于腰隙两肾,首先通过动作导引对肾进行“自我按摩”,又通过气之吐纳修练,使后天之精与宗气得到充分补充,后天之精补养先天之精,宗气填补“下元丹田之气”,进而肾中精气得到培养,元阴、元阳得到补给,即所谓练后天补先天,使人体的生命力加强,寿命得以延长。同时肾主水,主导人体尿液的生成和排泄,“禅太极”养生功通过培养肾精,导引三焦气机升降出入运动,有利于全身水液上下流行滋养人体,肾蒸化多余水液形成尿液的功能加强,可改善人体泌尿系统的功能。
由此可见,禅太极运动的修养哲学与中医的养生治疗原理是相通并一致的,都是将意、气、形结合成一体,使人身的精、气、神、脏腑筋骨等均得到濡养和锻炼,从而达到“阴平阳秘”的阴阳平衡状态,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,无病健身的作用,使人体健康长寿。正如《内经》所说:“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蔽天地,无有终时”。
杨化冰
武汉 湖北中医学院
2008年1月25日(星期五)